本文
1945年8月6日,广岛被一颗原子弹破坏殆尽,曾被认为“75年之内草木不生”。然而广岛如今实现了复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成为一座象征和平的城市。
目前,我们正在急于对抗人类的新威胁——新型冠状病毒,以悲惨的过去经历为反面教材,就能战胜这一威胁,不是吗?
大约在100年前流行的西班牙流感,由于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敌对的国家之间实现“休戚与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使整个世界陷入恐慌。此后,因为民族主义抬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原子弹投掷。
决不能重蹈这一过去的苦难经历。为此,我们公民社会不应奉行本国至上主义,必须“休戚与共”对抗威胁。
一名当时13岁的男子体验了原子弹投掷次日的惨状:“桥上布满受伤者,已经咽气的众多受害者横七竖八。大部分是烧伤,皮肤耷拉着。许多人央求道:‘给我水喝、给我水喝’。”他表示:“因为人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或本国的利益,所以酿成冲突。”
去年11月,罗马教皇访问核爆受害地,发出了强有力的信息:“回想、共同前进、保护。这三点乃是伦理命令。”
而且,作为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热衷于解决难民问题的绪方贞子女士,根据亲身经历表示:“拯救受苦者的生命最为重要。只有自己国家和平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是相连的。”
这些话语启示我们,为了避免重蹈悲惨的过去,应当“休戚与共”对抗人类的威胁。
如今的广岛,遍地都是我们的前辈们互相体贴,“休戚与共”对抗苦难的成果。事实上,到访和平纪念资料馆的世界各地参观者们,也表达了“设身处地地学习了悲剧。”“这是对人类未来有益的教训。”等心声,因此我们认为今后的广岛,有责任和义务让世界人民以实现废除核武器和世界永久和平为目标,使“休戚与共”成为公民社会的共识。
可是,纵观联合国,尽管50年前制定的NPT(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3年前成立的《禁止核武器条约》,都是对废除核武器不可或缺的条约,属于确实应当“继续”到下一代的框架,但是其动向并不明朗。现在正是世界领袖们应当下定决心让这一框架有效发挥作用的时候,不是吗?
为此,我们强烈要求他们访问广岛,深入了解核爆受害的真相。并且希望在NPT审议大会上,履行NPT中规定的就核裁军真诚地进行谈判的义务,同时“继续”进行建设性对话,竭尽全力构建不依赖核武器的安全体系。
我们希望日本政府为了充分发挥拥核国家与非拥核国家的桥梁作用,真诚地接受核爆受害者要求签署和批准《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愿望,成为该条约的缔约国,作为唯一的战争核爆受害国,呼吁世界人民赞同核爆受害地广岛的心愿,“休戚与共”。而且,我们再次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关心平均年龄超过83岁的核爆受害者,以及因为给身心带来恶劣影响的放射线而在生活上面临各种痛苦的许多人的苦恼,充实相关的援助措施,同时做出扩大“黒雨降雨地区”的政治判断。
今天,在被炸75周年的和平纪念典礼之际,我们向核爆牺牲者之灵致以深切的哀悼,并发誓:为实现废除核武器和未来世界的永久和平,将与核爆受害地长崎以及怀着共同愿望的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奋斗。
2020年8月6日
广岛市长 松井 一实
翻译:Inter Group Corp.
過去の平和宣言(平成15年(2003年)~:PDF文書)/Archive of Peace Declarations(2003~:PDF)